在深圳的某个地铁站里,上班族在拥挤的地铁站里形色匆匆,而一位神情专注,身穿校服的小男孩却静静坐在地上。

他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手中的 iPad,旁边还有一个蓝色编程机器人。小男孩的手指在 iPad 上轻轻拖拽几下,机器人便仿佛活起来一样,开始演奏音乐并移动起来。看到这般场景,小男孩开心的笑了起来。

他就是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:10岁的梁桓桂。

在等地铁的间隙,桓桂也不忘用手中的 iPad 为机器人编个程。

偶遇 mBot 编程机器人 承诺一年不买玩具

桓桂特别喜欢可以变形的玩具。妈妈回忆到,他三四岁开始,楼下的变形玩具几乎都是他买的,每天一个,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是从那时候培养起来的。

去年五月份,桓桂和妈妈一起在华强北逛街。当经过 Makeblock 华强北的零售体验店时,桓桂一下子就被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深深的吸引了。为了得到一个 mBot 编程机器人,桓桂向妈妈承诺,一年之内不再买任何玩具。

也就是从那时起,mBot 成为了桓桂的玩伴,形影不离。别的孩子书包里装着课本和作业本,而桓桂的书包总是多一样 —— mBot 编程机器人。

桓桂每天总是早早回到家完成作业,然后开始学习编程机器人。

零基础接触编程 不断将想法变成现实

刚接触 mBot 时,桓桂也跟其他小朋友一样,安装完后,仅仅用遥控器控制机器人实现前进后退等简单的动作。后来,孩子拿着编程教材自学 mBlock,成功探索出了更多的玩法,开始尝试控制灯光颜色、蜂鸣器等机器人身上的多个传感器,还编出了一些小游戏。

今年五月份,喜欢变形的桓桂,已经不再满足于 mBot 编程机器人原有的小车形态,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。好在 mBot 的拓展性极强,桓桂把机器人装了又拆,拆了又装,还加了一些零件,成功将 mBot 改装成一个能直立行走的机器人:舵机跟机械手在一起,成为了机器人的手,两个轮子稍加改装,就是机器人的脚。

通过想象和逻辑思考,桓桂的创新能力不断被激发,将无数的想法变为了现实。

桓桂根据自己想法改装出来的直立行走机器人

尊重孩子的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
桓桂的妈妈非常鼓励孩子学习 mBot 编程机器人,她说:“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,我们非常尊重孩子选择的,他喜欢,有兴趣我们就会大力支持他的,而且平时孩子就提出父母要民主,学习是自己的事情。”

同时,桓桂的妈妈认为,编程是能锻炼动手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题,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更深远的意义,作为家长,孩子有这方面兴趣就会去鼓励培养他一步步往更深的地方钻研。

“与其说我引导孩子学习编程,不如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我对编程这些不懂,但我能做的是最大努力去支撑孩子,他要玩时我一般不限制他的时间,有新想法时我会鼓励他去试试,说不定能成功呢,看到孩子日记记载的各种想法时,我会批注想法很好,大胆去尝试等话语。”

桓桂每次把自己改装的想法写在日记里,妈妈都会认真地批注。

 

自身兴趣的引导,加上父母的支持,桓桂这股对 mBot 编程机器人的热情将不断延续,在编程路上也会越走越稳。相信还有更灿烂的未来,在等着他。

无论去哪,桓桂总是会将 mBot 带在身边。